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referendum
Published on Taipei Times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08/01/25/2003398768
LETTER: To Hsieh and MaFriday, Jan 25, 2008, Page 8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the residents of Taiwan want this country to be a member of the UN. As both of you have recognized in the past, this country is a sovereign nation.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law, the best definition of a sovereign nation appears in the 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 signed in Uruguay on Dec. 26, 1933. According to this treaty, a sovereign state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a permanent population; a defined territory; government; and capacity to enter into relations with other states. Taiwan clearly has all four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the people of Taiwan freely and democratically elect the nation's government.
This clear unity among the people of this nation in desir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UN has been lost in partisan bickering. I urge you both to put aside partisan interests and to concentrate on national interests.
To demonstrate to the world the desire of the Taiwanese to belong to the UN, I would urge a three-point agreement that you:
* Put aside the issue of "name" and do not refer to "Taiwan" 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stead, you can refer to "this country."
* Put aside the issue of whether this country shall "join the UN" or "return to the UN." Rather, you can refer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UN."
* Urge all voters to support both UN referendums in the March 22 election.
With both of you supporting the two referendums,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they will pass. This will send an important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this nation is a sovereign nation that both wants and deserves to be a member of the UN. Failing to pass the referendums would send exactly the wrong message.
Such an agreement would also go a long way toward diminishing political division in Taiwan and help to forge a new national unity.
Professor Bruce Jacobs,
Taiwan Research Unit,
Monash University
Copyright © 1999-2008 The Taipei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標籤: referendum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go our own way again
自由時報
五、六、日出刊
從本土路線出發積極回應選民要求 ( 2008-01-14 ) 友善列印∣複製到剪貼簿∣ 關閉視窗
第七屆立委選舉,執政的民進黨遭到重大挫折,繼陳水扁總統辭去黨主席之後,其黨內正檢討如何重拾人心,全力衝刺三月的總統大選。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昨天在高雄舉行「承擔為台灣」集會,臨時中執會今天通過謝長廷代理黨主席等人事案,都是民進黨重新起步的努力。敗選者應該坦然面對公意,以代表台灣主體意識自任的執政黨尤必須痛定思痛,確實回應選民所表達的要求。
民進黨所應痛切檢討的,不勝枚舉。整體來說,即執政七年多顯然辜負公眾期待,也未能在選戰中拿出足以感動選民的堅定政績與訴求。具體言之,公元兩千年的政黨輪替,儘管民進黨執政或可部分歸功於泛藍政黨分裂,惟公眾求新求變,受夠了統治台灣逾半世紀的黨國體制,厥為主因。猶記陳總統當選之初,各方寄望殷切,無不期待民進黨扭轉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落實轉型正義,帶領台灣開創經濟新局,對外抗拒中國併吞,使國家邁向民主深化與民生樂利的境界。如此期待,理想與現實兼顧,是台灣人民合理的要求。
然而,民進黨執政至今,顯然未能有效回應公眾期盼。七年多以來,國家正常化工作及政經改革說多做少,轉型正義工程遇難輒止,面對中國經濟攻勢進退失據,而於提振台灣主體意識工作亦落於民間之後。事實上,從一九九○年代以來,台灣意識隨著民主潮流水漲船高,海基會等長期追蹤民意的調查顯示,自認台灣人的比率逐年升高,去年底已近六成三,主張台灣獨立者亦較統一者多出一倍有餘(五十二%對二十四%)。在如此有利國家正常化的大環境,自許代表台灣主體意識的民進黨,自二○○四年總統大選得票五十點一一%之後,從地方到中央的選舉,卻未能明顯趁勢成長,反而常遭敗績,這次國會大選甚至面臨空前挫敗。
誠然,這次民進黨大選慘敗,有立委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票票不等值及贏者全拿等制度因素使然,台聯與其分道揚鑣而泛藍卻整合成功,也有基層扎根不實的問題,甚至提名與選戰策略亦有出錯。然而,在大環境相對有利的情況,本土政黨未能趁勢茁壯,反而讓主張終極統一的對手大肆反撲,正是民進黨所應深切檢討者。實質言之,執政以來的民進黨,在落實本土改革方面,未能堅持理想,卻迷信中間選民,有負公眾期盼;而於執政之後的經濟民生等施政,亦未能有效爭取年輕選民支持,以擴大民意基礎。年輕選民特別值得強調,是因民調顯示,三十歲以下民眾自認台灣人的比率最高,惟其對於黨國體制的威權罪惡少有集體記憶,視民主自由為理所當然,且在偏藍政媒聯手攻訐扭曲本土政權文宣中不免受其左右,執政者若於民生經濟議題欠缺具說服力的論述,並靈活溝通對話,即易導致本土意識與選票之間的偌大差距。
民進黨執政至今,常受制中間選民的迷思,在改革方面與對中國經濟政策進退失據,尤使其陷入困境。美國曾有研究顯示,中間選民即使存在,也是極少數。在台灣,不論從統獨到一般議題,中間選民通常是沒有主見的西瓜派代名詞。以海基會民調為例,不論是在統獨之外主張「維持現狀」者,或於台灣人或中國人之外自認兩者都是的民眾,均為少數,即其例證。民進黨執政以來,從「四不一沒有」自我設限開始,施政常為避爭議而少積極作為,有時甚至不惜討好泛藍對手,而每到選舉季節方想起兼顧基本支持者,但是,委曲無以求全,選舉臨時抱佛腳亦未必激發基本盤熱情。演變至今,讓基層支持者感動並熱情拉票,所增加者即所謂中間選民的情況已不多見,近期甚至有「含淚投票」或「含憤不投票」的說法出現,均足以凸顯其未能充分掌握基本盤。
從政黨得票率看,雖然這次立委選舉重挫,民進黨基本盤尚未潰散,惟其足以讓選民感動積極投票,甚至熱情拉票的動能明顯不足。民進黨在二○○四年總統大選曾以「牽手護台灣」,激發出群眾熱情,以致有得票六百四十七萬的實力,這次立委改選只得三百六十一萬票,顯見其激發熱情不足,為了延續本土政權香火,如何再能重振這股熱情,萬事均須由此著手。
第七屆立委選舉,執政的民進黨遭到重大挫折,繼陳水扁總統辭去黨主席之後,其黨內正檢討如何重拾人心,全力衝刺三月的總統大選。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昨天在高雄舉行「承擔為台灣」集會,臨時中執會今天通過謝長廷代理黨主席等人事案,都是民進黨重新起步的努力。敗選者應該坦然面對公意,以代表台灣主體意識自任的執政黨尤必須痛定思痛,確實回應選民所表達的要求。
民進黨所應痛切檢討的,不勝枚舉。整體來說,即執政七年多顯然辜負公眾期待,也未能在選戰中拿出足以感動選民的堅定政績與訴求。具體言之,公元兩千年的政黨輪替,儘管民進黨執政或可部分歸功於泛藍政黨分裂,惟公眾求新求變,受夠了統治台灣逾半世紀的黨國體制,厥為主因。猶記陳總統當選之初,各方寄望殷切,無不期待民進黨扭轉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落實轉型正義,帶領台灣開創經濟新局,對外抗拒中國併吞,使國家邁向民主深化與民生樂利的境界。如此期待,理想與現實兼顧,是台灣人民合理的要求。
然而,民進黨執政至今,顯然未能有效回應公眾期盼。七年多以來,國家正常化工作及政經改革說多做少,轉型正義工程遇難輒止,面對中國經濟攻勢進退失據,而於提振台灣主體意識工作亦落於民間之後。事實上,從一九九○年代以來,台灣意識隨著民主潮流水漲船高,海基會等長期追蹤民意的調查顯示,自認台灣人的比率逐年升高,去年底已近六成三,主張台灣獨立者亦較統一者多出一倍有餘(五十二%對二十四%)。在如此有利國家正常化的大環境,自許代表台灣主體意識的民進黨,自二○○四年總統大選得票五十點一一%之後,從地方到中央的選舉,卻未能明顯趁勢成長,反而常遭敗績,這次國會大選甚至面臨空前挫敗。
誠然,這次民進黨大選慘敗,有立委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票票不等值及贏者全拿等制度因素使然,台聯與其分道揚鑣而泛藍卻整合成功,也有基層扎根不實的問題,甚至提名與選戰策略亦有出錯。然而,在大環境相對有利的情況,本土政黨未能趁勢茁壯,反而讓主張終極統一的對手大肆反撲,正是民進黨所應深切檢討者。實質言之,執政以來的民進黨,在落實本土改革方面,未能堅持理想,卻迷信中間選民,有負公眾期盼;而於執政之後的經濟民生等施政,亦未能有效爭取年輕選民支持,以擴大民意基礎。年輕選民特別值得強調,是因民調顯示,三十歲以下民眾自認台灣人的比率最高,惟其對於黨國體制的威權罪惡少有集體記憶,視民主自由為理所當然,且在偏藍政媒聯手攻訐扭曲本土政權文宣中不免受其左右,執政者若於民生經濟議題欠缺具說服力的論述,並靈活溝通對話,即易導致本土意識與選票之間的偌大差距。
民進黨執政至今,常受制中間選民的迷思,在改革方面與對中國經濟政策進退失據,尤使其陷入困境。美國曾有研究顯示,中間選民即使存在,也是極少數。在台灣,不論從統獨到一般議題,中間選民通常是沒有主見的西瓜派代名詞。以海基會民調為例,不論是在統獨之外主張「維持現狀」者,或於台灣人或中國人之外自認兩者都是的民眾,均為少數,即其例證。民進黨執政以來,從「四不一沒有」自我設限開始,施政常為避爭議而少積極作為,有時甚至不惜討好泛藍對手,而每到選舉季節方想起兼顧基本支持者,但是,委曲無以求全,選舉臨時抱佛腳亦未必激發基本盤熱情。演變至今,讓基層支持者感動並熱情拉票,所增加者即所謂中間選民的情況已不多見,近期甚至有「含淚投票」或「含憤不投票」的說法出現,均足以凸顯其未能充分掌握基本盤。
從政黨得票率看,雖然這次立委選舉重挫,民進黨基本盤尚未潰散,惟其足以讓選民感動積極投票,甚至熱情拉票的動能明顯不足。民進黨在二○○四年總統大選曾以「牽手護台灣」,激發出群眾熱情,以致有得票六百四十七萬的實力,這次立委改選只得三百六十一萬票,顯見其激發熱情不足,為了延續本土政權,如何再能重振這股熱情,萬事均須由此著手。
Copyright (C)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
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選票到底怎麼投?
2008-01-12 選票到底怎麼投?
建議四張選票全領
一張立委票 選各區立委 請選擇民進黨立委
一張政黨票 選不分區立委 請投5號 民主進步黨
一張討黨產 公投票 請圈選【同意】
一張反貪腐 公投票 請圈選【不同意】
圖示如下(圖片來源
http://blog.roodo.com/fairy220/archives/4771949.html)
中選會公投第三案討黨產全文PDF下載
中選會公投第四案反貪腐全文PDF下載
(資料來源 中選會 http://www.cec.gov.tw/?Menu_id=936)
為何公投第四案反貪腐建議圈選【不同意】??
其中重點如下:
反貪腐公投的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制定法律追究國家領導人及其部屬,因故意或重大過失之措施,造成國家嚴重損害之責任,並由立法院設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政府各部門應全力配合,不得抗拒,以維全民利益,並懲處違法失職人員,追償不當所得」?
請注意由中國國民黨提出:反貪腐議題,雖然反貪腐是全民共識,但是別忘記中國黨主要訴求內文:由立法院直接設立調查委員會,不就是與當年319真調會一樣,長年以來就是藍教佔國會多數,加上監察院早已形同虛設,假如這個公投案真過半,顯然權利無限擴大,可對總統直接進行彈劾,那麼台灣的立委諸公們權利不就跟天皇老子一樣大?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zhuoyueart/article?mid=1213)
文章推薦
關於立委選舉與公投
http